文:鄭秉泓

which way home.jpg 

《下一站,美國》以無比詩意與人道悲憫的精神,記錄了許多中南美洲孩子期盼與失落的瞬間。

你今年幾歲?你是否還記得,十八歲的自己最渴望什麼?十四歲的自己最害怕什麼?十歲的自己最需要什麼?那個牙牙學語的自己,心中想的是什麼?是母親的微笑?還是嬰兒床上叮叮噹噹的吊飾?

十多歲的年紀,有人忙著補習準備升學,有人忙著談戀愛享受青春,然而在曾與《血色海灣》、《緬甸起義》及《美味代價》等片同時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下一站,美國》裡,卻有一群中南美洲孩子早已打包好行李,相偕離鄉背井北上尋夢。這是一段路途遙遠而且凶險異常的旅程,支持他們無畏前方凶險的原動力,其實只是一個虛幻的美國夢,一個但求「更好的生活」的卑微希望。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與與它們年齡相近的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懷抱著各式各樣的希望。比如《滑板夢飛翔》裡來自穆斯林單親家庭的滑板好手納辛,夢想著有朝一日夠格當上職業滑板選手;又比如《足球女孩停看踢》那群來自日本社會各階層聽障女子所組成足球隊,期望藉由踢足球與他人達成溝通,眼神的交流原來是可以超越語言的藩籬,無聲地傳遞那心領神會的默契。至於楊智麟的金穗獎首獎作品《唱歌吧!》裡那群南投偏遠山區東埔國小合唱團成員,唱歌之於他們並非為了更好的前程或是未來,更多時候只單純希望能有個宣洩情感的管道。有趣的是,領導合唱團的馬彼得校長當初在不識五線譜的情況下在入伍時被迫教唱軍歌而產生自信,如今他帶領合唱團從台灣各地唱到全世界,原來,這是一場充滿「希望」的循環,再循環。

six weeks.jpg 

《第四十二天》以詩意的方式記錄一名單身女性礙於現實殘酷的經濟壓力,而必須在女兒出生後的42 天內,決定是否撫養她長大的掙扎過程。

循環,其實是這世界上最耐人尋味的生命型態。國內罕見的吉爾吉斯紀錄片《幸福搖籃曲》以一個尋常家庭為記錄對象,看似與吉爾吉斯共和國當前的動盪不安無關,卻巧妙將最質樸的人性美善與電視新聞上那些源於人性醜惡而導致的真實悲劇作出對照,雙胞胎兄弟偶有一言不合打鬧哭叫的時刻,然而隨著母親肚子裡新成員的順利到來,一切仍舊充滿希望。《第四十二天》同樣以新生命的到來為題材,卻充斥一股悲悽。導演以極度詩意的方式記錄白雪皚皚的聖誕節前夕,一名單親女性如何礙於現實殘酷的經濟壓力,而必須將自己剛出生的女兒送養出去的過程,影片以寶寶的大聲哭泣作結,對比寶寶剛脫離母體時反射性的啼哭,以及陌生領養者臉上欣慰的微笑,整棟建築物不斷進行生產、送養這個冰冷的循環動作,作者的批判不言而喻。

記錄一名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的《我是太空人》,以及記錄一名舉止女性化的男孩與生父重逢的《讓我們同在一起》,則分別揭露了循環可以如何被「改變」,成為一種生命姿態的「進化」。前者以活潑的電腦動畫搭配光彩奪目的視覺意象,誠懇記錄十歲的喬斯特決定公開自己患有ADHD,渴望以規律形式「降落地球」的心路歷程,溫暖而令人為之動容;後者記錄一名丹麥、巴西混血的十四歲男孩從丹麥遠赴巴西與三年未見的生父渡假,在一場毫不意外的爭執過後,父子倆首度開誠佈公,慣以雌雄莫辨的百變造型在舞台上光彩奪目的父親難得以「過來人」身份,分享自己少年時代對於性向、愛情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以此鼓勵正在經歷「他的過去」的兒子,從更開闊的角度來認清自己,進而掌握自己。

twenty show.jpg 

青少年到底在想些什麼?為什麼他們要以網路進行溝通?《網路自拍秀》反射、微觀出本世紀青少年轉變中的價值觀。

生命姿態的進化,往往是一種熱烈的愛的表示。與此相對的,則是一種源於缺乏理解的冰冷與疏離。《Miri 自拍日誌》裡的韓國女孩美里因為寫部落格而找到另一個出口,這部紀錄短片藉由美里的部落格文字與照片重新建構「蒙太奇」的敘事意義,連帶探討身體主宰、公私領域與空間、網路文化、流行時尚、以及無可名狀的孤獨之間,難以釐清的緊密關聯。事實上,從網路、攝影機到錄影機,無論軟體還是硬體,持續以全面而細微的無所不在方式,針對人類日常生活進行入侵,有時宛若鏡像、有時如催化劑般,反射、改造、甚至啟發拍攝者與被拍攝者雙方的生活,並顛覆主動與被動之間的既定模式。例如法國Arte 電視台在官方網頁及社群網站MySpace 發布五支年輕世代的虛構生活切片,引發全球網友紛紛將自拍影音檔案上傳與其他觀眾分享,這些零碎、缺乏連結、虛實難辨的片段於是被重新歸納組合成《網路自拍秀》,即是一次關乎當代思潮與科技文明的交錯效應,同時也反射、微觀出本世紀網路族群轉變中的價值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0TI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